跳到内容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
首席法律顾问  王永利律师  15822796727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
  • 专业律师推荐
  • 首席法律顾问
  • 王永利律师
  • 15822796727

网站首页 > 用工管理 > 劳动争议-社保公积金 | 产假工资,该由用人单位发还是医保基金发?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 1 次
文章ID:49478

劳动争议-社保公积金 | 产假工资,该由用人单位发还是医保基金发?

女职工休产假,公司停发工资,理由是,“已缴纳生育保险,产假工资应由基金支付”,这笔钱到底该谁出?和鹏法君一起看看这个案例。

⬛ 案情简介

李某(女)于2017年5月10日入职A公司,担任行政主管一职,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A公司一直为李某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含生育保险)。后李某因怀孕待产,向公司申请休产假。经公司批准后,李某自2023年7月19日至2024年2月11日休产假,共计208天。

休产假前,A公司按李某的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工资至2023年7月,此后便停止支付工资,仅为李某缴纳社保、公积金至2024年3月。李某多次与公司沟通,要求发放产假期间的工资,但A公司以“已为你缴纳生育保险,产假工资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为由,拒绝垫付或发放。

2024年3月,李某休完产假返岗后,因A公司仍未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李某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产假期间工资。仲裁裁决支持了李某的请求。

A公司不服该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已为李某缴纳生育保险,产假期间的待遇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按规定拨付生育津贴替代,公司无需再支付产假工资,请求法院驳回李某的仲裁请求。

⬛ 法院审理

本案系追索劳动报酬纠纷。首先,女职工休产假期间享受工资待遇是法定权利,受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保护。《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员工依法享受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因此,A公司应按原工资标准(产假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向李某支付产假工资。

其次,生育津贴并非直接向女职工支付。《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职工按照规定享受的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先行垫付,再由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因此,即使用人单位已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也不能免除其支付产假工资的法定义务。本案中,A公司可在依法支付产假工资后向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申请拨付相应生育津贴。

综上,法院判决A公司按李某产假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向其支付产假工资。该判决已生效。

⬛ 鹏法君说法

生育津贴属国家生育保险待遇范畴,系对职业女性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的收入损失补偿,相当于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收入替代。产假工资则属工资待遇范畴。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对女职工而言,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可兼得,领取原则为“就高不就低”——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国家实行生育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女职工生育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保障的权利,并不代表免除用人单位在女职工生育时应承担的支付产假工资的法定义务。

鹏法君提醒,保障女职工产假权益是法律要求,也是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用人单位应准确理解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产假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降低标准。对女职工而言,若遭遇用人单位拖欠产假工资的情况,应注意留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产假审批单、沟通记录等证据,通过友好协商、工会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女职工在怀孕以及依法享受产假期间,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期满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期限自动延续至产假结束。但是,用人单位依法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服务协议,或者女职工依法要求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服务协议的除外。

用人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第十七条 职工按照规定享受的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先行垫付,再由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可以由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委托金融机构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职工。

职工已经享受生育津贴的,视同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相应数额的工资。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职工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贴,按照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本条所称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职工依法享受假期前参加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其实际参加工作的月份数计算。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二十二条 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来源: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众号 | 供稿:南山区法院 | 作者:林莲颖 张琳岚

该文章《劳动争议-社保公积金 | 产假工资,该由用人单位发还是医保基金发?》来源于九九合同范文网,网址:https://www.guwen99.cn/archives/49478


特别说明

本网各类范本、诉讼文本、探讨文章仅供参考,用户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考、修订使用。

本网法律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标签
  • 社保公积金 医保基金 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 产假工资
分享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专业支持

王永利律师,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合同法律事务部主任。王永利律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有教育、建筑、媒体、法律等行业工作经历,擅长合同法、公司法及公司法务、刑事案件辩护、建设工程、金融业务、婚姻家庭、案件执行等领域。

律师主页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22796727
  • 邮箱地址:30542559@qq.com
  • 在线留言

    Array
    用工管理 热门文章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范本(人社部示范文本)
    318次浏览
    2024-06-13
    员工工伤伤残赔偿协议书范本
    298次浏览
    2024-05-16
    劳动合同范本(人社部示范文本)
    277次浏览
    2024-06-13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2019)
    231次浏览
    2024-05-28
    离职协议书范本
    221次浏览
    2024-05-14
    劳动法(2018修正)
    208次浏览
    2024-05-28
    京津冀劳动合同参考文本
    205次浏览
    2024-05-16
    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人社部参考文本)
    205次浏览
    2024-06-17
    天津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实施细则(2023)
    205次浏览
    2024-06-19
    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人社部参考文本)
    183次浏览
    2024-06-17

    相关文章推荐

    劳动争议-工伤 | 最高院:工伤私了协议低于法定标准,是否有效?

    劳动争议-竞业限制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与适用

    劳动争议-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写明“不需要支付病假工资”,这样的约定有效吗?

    劳动争议-加班费 | 节假日用微信处理工作算“加班”吗?法院:付出实质性劳动,应予认定

    劳动争议-工伤 | 因交通事故被认定工伤后,误工费与停工留薪期工资能同时主张吗?

    劳动争议-停工留薪期 | 未办理停工留薪期延长手续去世后,法院:符合停工留薪期延长实质要件,近亲属可以享受相关待遇

    劳动争议-社保公积金 | 员工入职时申请不缴纳社保,公司补缴产生的滞纳金该由谁承担?

    劳动争议-试用期 | 入库案例:在法定最长试用期内延长试用期的,属于二次约定试用期

    劳动争议-工伤 | 超龄劳动者受工伤,单位未及时申报需担责

    劳动争议-社保公积金定 | 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处理规则

    版权所有 ©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002975号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微信公众号:公司法研究汇

    微信公众号:九九合同网

    微信公众号:罪名库

    微信公众号:九九文书网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22796727
    • 邮箱地址:30542559@qq.com

    版权所有 ©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002975号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