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
首席法律顾问  王永利律师  15822796727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
  • 专业律师推荐
  • 首席法律顾问
  • 王永利律师
  • 15822796727

网站首页 > 用工管理 > 劳动争议-违法解除 | 连续工作10小时,闭眼3分钟遭开除,法院:违法解除!

发布时间:2025-08-11
浏览 2 次
文章ID:49211

劳动争议-违法解除 | 连续工作10小时,闭眼3分钟遭开除,法院:违法解除!

晚上8点多,余某坐在收银台前,用手支撑着头,眼皮垂下……很快,这个姿势就被时长2秒的视频定格成“上班公然睡觉”的证据。此时,距余某当天上午开始上班时间已超过10小时,之后企业却因其闭眼休息3分钟而将其开除。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判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并向劳动者赔偿49572.24元。

企业:按内部规定开除店长

2021年3月,余某入职品某公司任店长,负责管理该公司位于某广场的门店。2024年9月26日,品某公司区域经理通过微信告知余某,其工号将于当日删除。双方均确认劳动关系于当日解除。

品某公司主张,余某存在工作管理失职行为,其行为包括:2024年9月某日,余某在工作时间,店内尚有顾客购物的情况下,公然坐在收银台位睡觉,被商场工作人员发现并投诉至品某公司微信对接群;之前的2024年8月某日,余某管理的门店在营业时间内关门,严重违反商场管理制度,进而严重影响品某公司品牌形象,致使公司不能顺利在该商场继续租赁,发生严重损失。公司依据“责罚规定”解除与余某的劳动合同。

在该公司的“责罚规定”中,关于工作管理失职的内容包括:未遵守本职岗位工作职责,遇事躲避、不作为或履职不到位;未按照公司制度或流程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根据“责罚规定”,因工作管理失职导致严重损失时,对直接责任人处以经济处罚、经济赔偿和降职级降薪级的处罚,情节严重的,除经济处罚和赔偿外,解除劳动合同。

“责罚规定”还载明,“严重损失”的定义是最终造成经济损失金额80万元及以上,或公司经营活动中断、暂停或延误24至48小时造成当前和未来收入减少80万元及以上。

员工:短暂性闭眼并未睡着

品某公司提供的证据视频显示,余某坐在收银台前,手扶着头闭着眼靠在背板上,店铺中有两名顾客正在选购商品。品某公司同时提交了商场工作群聊记录,予以佐证。

余某承认2024年9月某日被商场人员投诉一事确实存在,但是,其上班时间是9时30分开始至22时30分结束。当天,门店所有工作均由其一人完成,晚上8点多的时候,连续上班已超过10小时,因此出现生理性疲惫,便坐在凳子上歇了一会,仅闭眼休息了3分钟,实际并没有睡着。且品某公司也无证据证明自己没有接待客人,客人进来时自己有接待。至于2024年8月某日关店门一事,系因上厕所期间短暂关门。

因此,余某认为品某公司与自己解除劳动关系违法,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品某公司支付工资差额、住房补贴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劳动仲裁委支持了余某的诉求。品某公司不服,诉至法院。

南沙区法院一审判决:品某公司向余某一次性支付工资差额217.2元、住房补贴3000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9572.24元,并驳回品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该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应尊重劳动者休息权

该案主审法官表示,本案中,不论余某当日是否经过品某公司审批加班,事发当日其连续工作已超过8小时。其间,品某公司未有证据证明其有安排人员临时顶岗和替岗。在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的情况下,余某身体出现疲惫,闭眼休息是正常生理现象。品某公司虽提供了视频,但该时长为2秒的视频仅显示余某手扶着头闭着眼靠在背板上,不足以证明余某处于长时间睡眠状态,也未能显示该行为影响了门店正常的销售工作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至于品某公司主张之前余某曾在营业时间关闭店门,根据品某公司提供的微信群聊记录,商场人员询问店铺为何关门时,余某回复“厕所”,即其已对临时关店门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综上,余某上述行为并非严重过错,品某公司也并未对此作出警告或者其他处分,且品某公司亦无证据证明余某给其带来的具体损失达到其“责罚规定”中关于管理失职带来的严重损失,品某公司据此解除与余某的劳动合同,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向余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休息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即使在工作日内,用人单位也应当安排适当的间歇时间满足劳动者就餐和短暂休息的需要。”法官提示,忽视劳动者休息权,一味追求工作效率,企业得到短期的利益却难以获得长期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转变经营理念,主动维护劳动者休息权,才能推动劳动者从“更多工作”向“更优工作”转变。

来源:法治日报 | 作者:章宁旦 吴媚

该文章《劳动争议-违法解除 | 连续工作10小时,闭眼3分钟遭开除,法院:违法解除!》来源于九九合同范文网,网址:https://www.guwen99.cn/archives/49211


特别说明

本网各类范本、诉讼文本、探讨文章仅供参考,用户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考、修订使用。

本网法律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标签
  • 劳动争议 违法解除 法院 开除
分享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专业支持

王永利律师,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合同法律事务部主任。王永利律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有教育、建筑、媒体、法律等行业工作经历,擅长合同法、公司法及公司法务、刑事案件辩护、建设工程、金融业务、婚姻家庭、案件执行等领域。

律师主页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22796727
  • 邮箱地址:30542559@qq.com
  • 在线留言

    Array
    用工管理 热门文章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范本(人社部示范文本)
    318次浏览
    2024-06-13
    员工工伤伤残赔偿协议书范本
    298次浏览
    2024-05-16
    劳动合同范本(人社部示范文本)
    277次浏览
    2024-06-13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2019)
    231次浏览
    2024-05-28
    离职协议书范本
    221次浏览
    2024-05-14
    劳动法(2018修正)
    208次浏览
    2024-05-28
    天津市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实施细则(2023)
    205次浏览
    2024-06-19
    京津冀劳动合同参考文本
    205次浏览
    2024-05-16
    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人社部参考文本)
    201次浏览
    2024-06-17
    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人社部参考文本)
    183次浏览
    2024-06-17

    相关文章推荐

    劳动争议-劳动关系解除 | 损公肥私被辞退,员工起诉公司要求经济补偿金?判了!

    劳动争议-违法解除 | 劳动关系中“违法解除”和“违法终止”的区别,你知道吗?

    劳动争议-试用期 | 公司二次延长试用期,法院: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试用期 | 试用期内被解雇,有补偿吗?

    劳动争议-劳动合同 | 如何准确理解适用“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

    劳动争议-用工主体 | 科学界定转包、分包、挂靠的用工主体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法发布:六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答记者问

    涤除监事身份 | 离职员工诉请公司变更监事登记。法院:该员工与公司已无实质利益关联且已穷尽内部救济措施,支持诉请

    版权所有 ©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002975号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微信公众号:公司法研究汇

    微信公众号:九九合同网

    微信公众号:罪名库

    微信公众号:九九文书网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22796727
    • 邮箱地址:30542559@qq.com

    版权所有 ©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002975号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国资企业
    • 公司
    • 外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
    • 其他市场主体
    • 企业工商登记
    • 公司法研究
    •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
    • 首页
    • 咨询